银行员工建议亲友趁早买房 通账预期助推楼市泡沫 |
瑞安房产网 更新日期 :2009/6/13 9:00:42
来源: |
|
继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份CPI与PPI继续双降的数据以来,有关通胀预期的争论逐渐升温。
一方面,若依这组数据看,双降说明通胀压力并不显著;但另一方面,近期却不断有银行内部消息人士建议身边亲友,趁早买房置业,将手里的流动资金变现成房产。在这些银行人士看来,一定范围内,通胀迹象已趋明显。
实际上,通胀预期的影响已有显现:首先是大企业疯狂抢地,不惜支付超高溢价将手里的流动资金固化成土地资产;其次,一些制造业的老板和职业经理人频繁出入高档社区购置房产,为手里的闲余资金寻求保值、增值渠道——由于外部需求持续萎缩,这些制造业资金已不愿再对本行业扩资。
在这波恐慌性买房以及置地热潮中,地价、房价等资产价格开始出现新一轮上涨。北京、上海在售楼盘普遍提价;据统计,深圳自3月份开始已有约10%的投资客进入楼市,且“这一比例还在上升中”;而在杭州,溢价超过200%成交的“天价地”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新的房地产“泡沫”已经开始发酵。
国家统计局4月份的数据还显示,发电量和出口数据也呈继续萎缩状态。在中国加入全球央行大放流动性的阵营之后,逾5万亿元的信贷输血并未使实体经济太多受益,反倒是股市、楼市首现反弹行情。
土地和楼市“吸金”过多,显然削弱了拉动经济整体复苏的效力。4万亿投资和信贷输血只有针扎在实体经济的动脉上,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有力起搏内生性经济的复苏脉动。但大量资金涌入楼市,带来的只是房价、地价泡沫很快被吹大,背后的金融风险不断膨胀。这不能不让我们警惕。
历史经验表明,“适度通胀”与“恶性通胀”有时也会瞬间切换。因此,如何让资金流向它该去的地方,而不是涌向一处制造泡沫,是考验政府决策部门的一道难题。这需要决策层针对当前形势的新变化,对此前的一揽子救助、刺激政策重新考量,厘清长期制度和短期政策的界限,避免二者“打架”。
具体而言,为挤出一些滞留在土地和楼市里的泡沫,过去几个月放松的某些政策口子,现在是否该考虑收一收?有必要再重申一下企业信贷资金的使用向度,强调一下拿地后的开工时限,并适当提高拿地门槛(不仅限于资金)。
更有必要的是,及时制止哄抬房价、假按揭、假销售等明显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这对消解通胀预期的影响及恐慌、降低系统风险,至少算是防震减灾之举,有益无害。(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