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华润置地(01109,HK)昨日公告称,拟通过配售3亿股股份,融资42.4亿港元,用于添置土地储备和日后企业的运营资金。
业内分析,由于楼市回暖,开发商尤其是全国性地产巨头 “地荒”重现,频频高额溢价竞购土地,因此需要大量购地资金。业内质疑,公开市场能否为地产巨头们提供足够的“弹药”买地。
土地储备恐不足
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华润置地拥有2232万平方米土地储备,按照去年70万平方米的销售速度,足够可以开发32年。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大部分房地产公司目前的土地储备并不足。以国内销售规模最大的房企万科为例,土地储备仅有1793万平方米,按照万科2008年557万平方米的销售量,现有的土地储备仅够开发3年。
其他房地产企业这种 “地荒”现象似乎并不严重。按照去年的销售速度,保利和中海的土地储备可以卖上8~9年,金地的足够卖上10年;雅居乐、招商和华润的至少可以卖上20~30年。对此,分析师许萌介绍,与万科不同,其他房地产企业在年报中公布的土地储备总量,并不全部属于公司权益。另外,它们的年度销售、开发面积要比万科小得多。假如上述公司要趁楼市回暖扩大销售规模,现有的土地储备显然不够。即使目前土地储备相对丰厚,也可能在公司全国布局的进程中,出现区域性“地荒”。
土地回暖高价夺地战屡屡发生
“地荒”之下,开发商屡屡上演高价争地。金地4月份曾与10余家开发商共同争夺上海青浦区徐泾镇一地块,最终溢价82%拍得。
北京的开发商们也为夺地大打出手。业内人士称,富力、绿地等20家房地产公司相中的北京广渠门外10号地,在短短11天接到了多家地产公司的集体竞价,价格一路由2.9亿元的底价,飙升至6.18亿元。
恒大、富力的房地产公司也纷纷表态,有意在适当的时机,购入一线城市的优质地块。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共完成土地购置面积7266万平方米,其中4月土地购置面积就达2524万平方米,比一季度月均值大增近六成。
融资之惑:钱从哪来?
一方面是土地“饥荒”,另一方面是开发商高价争夺优质土地,钱从哪里来呢?
2007年楼市红火之时,开发商采取的方法是,通过股市配售股份融资然后购买土地;或者依托银行信贷。不少开发商甚至不惜以项目作抵押,借取高息贷款开发项目。在2008年,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上述融资方式很快使开发商陷入危机。
中房指数研究院杭州分院的研究副总监曹旭东表示,随着“圈钱者”数量的增多,开发商要成功从股市和债市获得融资都不容易。
链接
两岸房企积极谋划相互参股
“只等台湾的两岸经贸政策放开,我们就会展开行动。”台湾远雄建设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宣布,远雄目前已经分别与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和碧桂园谈论过意向性合作问题,待有关政策放开后,便会和上述企业进行实质性的洽谈。不仅可以考虑和上述公司共同成立新公司共同开发台湾市场,大陆开发商甚至可以按照台湾可能出台的法规,以不高于30%的投资比例,参股远雄企业集团。同时,远雄企业也计划参股内地的房地产集团或项目公司,甚至于在A股上市。
事实上,台湾房企早就有意进入大陆市场。此前,信义、太平洋等台湾房地产服务商就曾率先进入大陆市场,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逐步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而远雄建设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藤雄更是以个人资金在上海成立了远中企业集团,从事大陆的房地产开发业务。(每经记者 杨羚强)
|